181章 死局-《年代:我家后院是万界垃圾场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陶宇没有去管这些,而是对刘青松说道:“青松,我已经将设备被掉包的事情跟领导们详细的汇报了,他们现在对你我只有一个要求,那就是将剩下的设备组装出来,并且在明年的阴历三月初开工生产出化肥。”

    “能做到吗?”

    这话是对刘青松说的,也是对刘华磊说的。

    刘华磊在反应过来后,那是紧张的连看向了刘青松。

    毕竟他根本就不会维修设备,也不会组装。

    但刘青松随后却是斩钉截铁的回道:“能,不过我的技术不怎么样,你必须让我爸过来帮忙。”

    组装生产化肥的设备对于他来说难如登天,但对于液态机器人来说却是简单的很。

    所以刘青松才有底气说能。

    当然了,这一切都是为了将父母给救出来。

    要不然的话,他才犯不上趟这趟浑水。

    “能就好!”陶宇欣慰的伸手拍了拍刘青松的肩膀:“今天很晚了,我先送你跟你爸回去,顺便将手铐脚链给松开,明天一早你们再来仓库这边跟老吴、陈书记商量怎么组装设备。”

    “要的。”刘青松点头。

    刘华磊也有些激动。

    毕竟陶局答应将他的手铐脚链都松开,那就代表着离他放出来也不远了。

    “走吧!”陶宇带头走出了仓库。

    刘华磊跟在了后面。

    就在两人要上吉普车的时候。

    老吴追了上来:“青松,青松……”

    “咋了?师傅。”刘青松回头看向了老吴。

    “那个……”老吴看了一眼陶宇,在犹豫了一下后才小声说道:“刚刚大木箱子里面的那些设备我看了一下,它们根本就组装不了一条生产线,特别是最重要的对辊挤压肥料造粒机,这些设备中没有一台。”

    “对了!卧式湿料粉碎机也没有,咱们要想组装的话……”

    说到这,老吴没有往下说了。

    但刘青松却是听出了话外之音。

    他道:“师傅您别急,这些设备都会有的,要是买不到咱们就自己造。”

    “不是,你这……”老吴欲言又止的皱起了眉头。

    对于他来说刘青松真的不知道天高地厚,这口气也太大了。

    要是没有记错的话,卧式湿料粉碎机、对辊挤压肥料造粒机在国内目前还没有一家企业能够生产出来,不对!在国内相关的制作技术那是一片空白,全都被国外的那些设备供应商给垄断了。

    在这样的情况下,就凭他们这些泥腿子要想制作出来,没有个三五十年只怕是在痴心妄想。

    刘青松猜到了老吴的心思,他道:“师傅,您放心好了,最后造不出来我不会连累您的。”说完,刘青松钻进了吉普车。

    “我不是这个意思。”老吴急了。

    “我知道,您回去吧!”摇下车窗的刘青松挥了挥手:“有什么话咱们明天再说。”

    “好吧!”老吴只得点头,目送吉普车载着刘青松、刘华磊、陶宇消失在夜幕中不见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秦安化肥厂。

    办公室内。

    坐在轮椅上的秦安正打算下班。

    一个贼眉鼠眼的年轻人却是推门突然间闯了进来。

    这让秦安很不爽:“你这样急赶急忙的干嘛?赶着去投胎吗?”

    “秦哥,我不投胎,而是有好消息告诉您。”年轻人讪笑着解释道。

    “什么好消息?”秦安问。

    “那个……”年轻人转身关上了办公室的大门才小声说道:“那个唐老屋生产小队咱们的人传来了消息,他说陶宇已经回来了,也发现了采购的那些设备大部分都变成了石头。”

    “真的假的?”秦安一愣之下激动了起来。

    等了这么久,终于等到这一天了。

    “真的,但陶宇没有认输,打算让刘青松、刘华磊、老吴等人想办法将仅剩的十几台设备给组装出来,在明年的阴历三月初生产出化肥。”年轻人笑着回道。

    “哼!就凭他们?”秦安冷笑一声,眼眸中有着不屑:“这辈子怕是别想组装出来。”

    “我也这样认为。”年轻人连道。

    “不过咱们可不能这样干看着。”秦安看了一眼手表上的时间:“你这样,在派人盯着陶宇、刘青松、老吴等人的同时,去给我通知肖主管,让他贴出公告,将所有化肥的价格提高三倍。”

    “三倍???”年轻人有些吃惊。

    他还以为是提高一倍呢!

    三倍的话,那化肥的价格可就比肉贵了。

    “怎么?不愿意?”秦安瞪了一眼年轻人。

    “愿意,愿意。”年轻人连回道:“只是涨价这么多,大禹城的领导怎么应付?他们是不可能让看着化肥涨价这么多的。”

    “哈哈哈……这回轮不到他们不愿意了,因为我已经跟其他化肥厂的同僚商量好了,这次涨价不单单是大禹城涨价,全省都会涨,之后是全国。”秦安大笑着回道。

    言下之意。

    现在事情演变到这一步。

    已经不是大禹城的领导说了算。

    而是他们这些化肥厂的管理说了算。

    谁让七八年国内是农耕时代,大部分农民都离不开他们化肥厂生产的化肥,根本就没有什么话语权呢!

    “我懂了,懂了。”年轻人也跟着阴险的笑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